从材料特性方面来看,可折叠设备需要柔性导光膜具备优越的柔韧性,以承受频繁的弯折。普通导光膜材质在多次弯折后,内部微观结构易遭破坏,致使光线传导性能大幅下降,出现亮度不均、暗斑等问题。以常见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材质为例,其虽有一定柔性,但长期弯折后,分子链会断裂,影响导光效果。并且,为契合可折叠设备轻薄化的设计理念,柔性导光膜需要足够轻薄。然而,在实际生产中,降低厚度往往会导致材料强度减弱,增加加工难度,还可能对导光效率产生不利影响。就像在折叠屏手机中,若导光膜过厚,会使折叠处出现明显凸起,影响设备的美观与折叠顺畅性。
在结构设计层面,可折叠设备的折叠部位对柔性导光膜的结构提出了特殊要求。折叠过程中,导光膜会承受复杂的应力,包括拉伸、压缩和剪切应力。若结构设计不合理,易引发膜层分离、破裂等状况。例如,当导光膜在折叠处的弯折半径过小时,膜层内部会产生集中应力,致使膜层间的粘结失效,进而影响光线传输。同时,为实现设备的无缝折叠,柔性导光膜需与其他组件,如显示屏、触控层、保护盖板等,进行匹配与协同工作。但不同组件的材料特性和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,在温度变化时,可能因热胀冷缩不同步而产生应力,破坏导光膜的结构稳定性。
光学性能方面同样挑战重重。在可折叠设备多次折叠展开后,柔性导光膜的光学均匀性可能受到破坏。弯折部位的光线散射和吸收情况会发生改变,导致显示画面出现亮暗不均的现象,严重影响视觉体验。此外,可折叠设备在不同环境光下使用,要求柔性导光膜能在各种条件下都保持良好的可视性。但在强光环境中,导光膜的抗眩光和反射性能面临考验,若不能有效解决,屏幕内容将难以看清。
可靠性与耐久性也是不可忽视的挑战。可折叠设备的用户期望产品能经受住长期的日常使用,这就要求柔性导光膜具备耐磨、耐疲劳性能。频繁的折叠操作会使导光膜表面与其他部件摩擦,容易产生划痕,影响光线传播。而且,在经历数千次甚至数万次的折叠循环后,导光膜仍需维持稳定的导光性能,这对材料和制造工艺提出了高要求。目前,市场上部分可折叠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,出现屏幕显示异常,很大程度上与柔性导光膜的可靠性不足有关。